《藏族医生中原情》纪录片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隆重举行
添加日期:2023-08-04 点击率:2168
8月1日,由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校友工作与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医学院联合举办的大型纪录片《藏族医生中原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见证》栏目及国内纪录片专业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研讨会由文学院副院长裴萱、文学院教授段晓华主持。
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冯淑霞致开幕辞。她表示,纪录片《藏族医生中原情》的成功播出和深入研讨,有力地反映了当今社会各界对于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的高度重视。大学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的使命,更承载着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流融合的重任。在新的起点上,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挖掘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学科优势,创作出更多的优质作品,展现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河南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刘百陆表示,纪录片的真实记录打动人心,歌颂了藏族同胞的拳拳赤子心,彰显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的文化传统,展现了割舍不断的汉藏情谊,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为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以及文学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杨萌芽表示,纪录片《藏族医生中原情》阐释了校友投身于新中国建设的河大故事,以形象生动的艺术手法和真挚感人的主题精神,展现了河大学生与老师、校友与母校间的浓浓真情。这既是一部饱含深情的优秀作品,也是一个校企合作的典范,值得深入研究并广泛传播。
纪录片藏族医生代表、河南大学西藏校友会会长喜乐从历史亲历者的视角,高度评价了藏族校友和拍摄组在拍摄过程中的执着精神,赞扬了河南省及河南大学对中央援藏计划的积极响应,对纪录片挖掘历史、传承河大优秀精神、讲好河南故事等文化价值表示肯定,并提出继续升华的建议。
主题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纪录片的纪实背景、文化理念、艺术特色、审美价值、时代意义等方面展开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研讨,并对纪录片中反映的深厚师生情、民族情、医患情进行总结凝练、达成共识。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牛慧清从理论高度,探讨了纪录片在叙事美学、传到理念、表现手法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誉,认为作品对引导高校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汤文靖分析了纪录片的叙事表达、悬念设置、故事情节等方面的谋篇布局;
河南华之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导演海金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对创作团队在高海拔地区创作的坚韧和不易感同身受,纪录片用小切口表现时间的力量、时代的缩影;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高红波则比较了校友版《汉藏两地书》和央视版《藏族医生中原情》两部纪录片创作的动因和变化,认为讲好河大故事、河南故事应该具有国家平台意识;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郭灿金认为,纪录片填补了汉藏联合培养西藏学生、学生为西藏做出卓越贡献这一题材纪录片的空白;
文学院副教授燕俊阐述了纪录片体现的历史真实、方法真实、情感真实和艺术真实。
中央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见证》栏目导演王立波表示,纪录片处处体现着“真情”二字,他建议河南大学应该继续深入讲好汉藏两地的故事;
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见证》栏目制片人、高级编辑姚友霞介绍了《见证》团队为保证纪录片在总台播出背后所做的不懈努力和不能说的艰辛。
《汉藏两地书》、《藏族医生中原情》纪录片导演、河南大学硕士生导师、河南鹰展创始合伙人陈举,代表主创团队,分享了三年多来在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在拍摄、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鲜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主创团队被四十多年坚守在西藏医疗卫生事业一线工作的藏族医生所感动,被长达半个世纪的汉藏亲情所泪目,他对央视《见证》对主创团队的加持和帮助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武新军在闭幕辞中表示,专家学者们对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叙述手法、艺术特色、社会价值等多角度的研究探讨,为进一步提高纪录片的艺术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提升河南大学纪录片和宣传片的创作水平与高度、提升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藏族医生中原情》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见证》栏目携手鹰展团队制作的纪录片,2023年6月18日在CCTV-12《见证》栏目播出。该纪录片《藏族医生中原情》共三集,分别是《行走高原》《重回中原》《割舍不断的汉藏情》,讲述河南大学75级藏族班学生在汉藏两地的传奇故事,再现这段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的汉藏亲情。